意识强度检测点(1)中央区:心智控制区

栏目: 机器人玩具说明书    查看: 2798    作者: 元吾氏    发表于:     编辑: 大自然搬运工

(2018-2019年第三版)
【元吾氏催醒法研究】

元吾氏的博文《意识强度是什么》,简单分享了意识强度的级别。

本文继续分享意识强度中的“意识强度检测点”(=“意识强度练习点”)。

意识强度检测点,大检测点有几百个,小检测点有几万个。

这些检测点是意识强度的专业研究组织从无数亿年(翻译成地球人的虚拟时间概念)的研究中逐渐积累的实验数据。

主要使用意识强度检测仪进行测试,客观性最大化,属人性最小化。

本文分享最常用的大检测点。

为了便于实验和管理,意识强度检测点按照功能种类,分为不同的“功能区”。

以下分享“第1区”的检测点。

【一】中央区:心智控制区

心智控制:


心智控制=机器人心智控制程序模式(AI机器程序)。

每个种类,都有量化的数值。

该区域数值属于“抗性比率”,都是成对的。

所有检测数值,均显示为“正值”或“反值”的百分比数值。

正值的最高值为100%。

反值的最高值为0%。

*正测与反测:


意识强度检测仪,有“正测”和“反测”两种数据检测模式。

所有的意识强度检测点,均可以“正测”或“反测”,其数值各称为“正值”或“反值”。

这两个数值是完全相反的,检测方式是一样的,只是显示方式相反而已。

公式1:正值=100%-反值%。

公式2:反值=100%-正值%。

*正值与反值:


正值与反值,是客观实验的量化数值。

与人类主观的“好坏”观念没有任何直接关系。

1、自动化程度vs自主化程度(自由意识)


每个人的心智程序比重不一样,比重越高,自动化程度越高,自主化程度越低。 即:机器人vs自由人。

此处:自动化=AI机器程序。自主化=自由意识(freewill)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大部分:40-60%(反值)。(相当于:正值的60-40%。)

最高有80%,但是极少数,即80%自动化(机器人)程度,20%自主(自由人)程度。

也是复合体结构中,灵与体的“抗性比率”,或“控制比率”。

关于灵与体的关系,请参考元吾氏博文《人的多次元复合体结构(2)----灵体中“灵+体“》。

2、反应固化程度vs反应变通程度


面对同样的场景或行为,所采取的反应模式、程序。即:机器人vs自由人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大部分:60-80%(反值)。(相当于:正值的40-20%。以下同理。)

即60-80%“机器人固化程度”vs相对于20-40%“自由人变通程度”。

3、向外归责程度vs向内反思程度


当发生责任事件,向外归因和向内归因的比重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大部分:60-80%(反值)。(即60-80%向外归因,20-40%向内归因)。

4、意识分散程度vs意识专注程度


心智模式会让人难以专注,容易产生杂念,分散人的意识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大部分:60%左右(反值)。

非常专注的做一件事情,比如精细手工艺或者精微手术什么的,都需要至少20%以下。

如果强制控制自己去专注,会产生疲劳。

如果沉浸在宁静的感觉中,会起到静心的效果。

5、思维僵化程度vs思维自由程度


心智思维占个人思维比重。多是机械、固化、盲目的程序。

多来自于传统习俗、社会宣传、舆论导向等。也属于信念系统。

典型程序是:这个想法很正常吧,大家不都是这样吗。

“固定=安心”等洗脑意识和社会洗脑系统也是配套的程序,和宗教系统也配套。

外部洗脑式宣传会不断强化那些模式、程序。

如:物欲主义,也是在T组的引导下创造的,T组给了他们很多灵感。

巨大的虚假世界观都站在一个巨大的显而易见的盲区上面。

如:理论,是假设套假设的程序,把自己套进去。

一些真相,程序不想让你看到,你就看不到、视而不见。

还有几个是人类原始基础设定程序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大部分:60-80%左右(反值)。

6、劳作认可程度vs享受认可程度


觉得人必须劳动和工作,社会必须不断发展。劳动光荣,享受可耻。

比如:不劳作,就没有安全感、就等于没有责任感之类的程序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大部分在80-90%(反值)。

7、陌生人敌视程度vs陌生人友好程度


未进行任何了解和接触前的下意识反应,并非针对某个人,而是陌生人这个群体。

源于人类被程序设定成具有二元竞争意识的种族。

陌生人会被认为是会与自己争抢食物和地盘的潜在对手,在深层面是有敌视性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大部分在80%以上,几乎人人都有防卫心。

属于是类似下意识的程序化反应,在还没有与对方开始接触的时候,就已经产生的敌视感。

8、性观念绑架度vs性观念自由度


心智模式会创造各种程序观念,以此束缚人类,让性本性难以自由发挥。

性观念越保守的人,内在性欲就越强烈。越保守的地区,内在反抗也越强烈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大部分:根据地区不同也不一样,美国30-40%左右,荷兰30%左右,一些保守地区70-80%(反值)。

9、自我不满程度vs自我接纳程度


人类被设定为对自己不满意,投射到对周遭和世界不满意,以此产生改造世界的动力。

对自己不满意产生自卑心,对他人不满意产生控制心,对世界不满意产生欲望心。

心智系统有一套完美的标准程序,对照自己,发现自己永远达不到。

因为个体无法看清自己是什么样子,就会相信心智所讲的你是什么样子,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达到完美的标准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大部分在80-90%(反值)。

10、心智翻译扭曲度vs沟通理解还原度


沟通中对方要表达的真实含义,需要通过个体的心智模式才能被个体所理解。

心智模式不同,造成理解力不同,很多意思会被歪曲理解。

用心智去沟通,会很难看到对方的真正本意。

你所听到的,不是对方真讲给你的,而是你的心智翻译给你的,是你的心智告诉你的。所以基本很难达成有效沟通。

如果一个人主观太多,也就是心障和偏见很多,那么很难客观的听到对方在说什么。

如果你发现你听不懂一个人在说什么,那么反而是好事,因为你的心智无法给你翻译,超过了它的词库和程序了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大部分:70-80%(反值),普遍还是习惯用头脑心智去与人沟通。

理解差异程度在60%以上。只要用头脑去沟通,理解力都比较低。

心智模式就像没有什么智商的样子。

就好像是说,它本身就不具备理解力,是靠那些程序生搬硬靠的。

属于机械算法,机器听音。

所以,经验丰富的人,见多识广的人,理解力就会显得高一点。因为是基于实际经验,而不是机械算法、理论推理等虚拟程序。

11、抗拒死亡程度(求生度)vs死亡接纳程度


机器人的心智模式会告诉你,不能死,一定要活着,好死不如赖活着。

因为身体死了,心智系统也没有了,心智不能让自己消失。

所以不能告诉你:你还有灵魂,灵魂不死。

心智系统自己不想“死”。

心智会编出一堆理由让你不想死,不能放下这个、不能放下那个,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,让你产生死亡恐惧。

灵魂不怕死,怕死的是心智(机器人的心智程序)。

这个好像和对别人的死亡态度是一样的,就是怕亲人死=怕自己死。

无法接受亲人离世=无法接受自己离世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大部分:80-90%(反值)。

12、性别偏见程度vs性别平等程度


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性别观念,男权或女权,长期难以平衡。

也是人类原始程序设定,不停的在对性别有各种评判,不同时期的评判不同。

不是男权就是女权,较难平衡。

包括同性恋的接纳度,也是和性别有关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大部分在60-90%(反值),地区不同开放程度也不同。

社会更加包容开放的,偏见就会少一点。很多同性恋本身对性别的偏见反而更高。

原始设定的程序,灵体手术不太好修改。一是需要很高权限和技术,二是一般好像也不这么改。

母系社会的人,是属于特定时期的实验。

13、他人比较程度vs自我比较程度


也是人类原始特性(原始程序)。

天性就要跟人比,产生攀比心、竞争心、好斗心,促进社会发展。

由此也产生一系列的优势感和歧视观念。

任何东西都可以让人类玩成“我强他弱”、“我好他坏”、“我对他错”、“我正他邪”。

心智强行制造比较,把很多不可比的东西拿出来比,产生了很多标准。

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很多比较莫名其妙,根本毫无联系。

这个比较,与二元对立有很大关系。

很多对立,都是从比较发展出去的意识程序。

量化数据:


人类平均:90%左右(反值)。

【第1区检测点完】

反催眠方法 反催眠经验 首页-意识强度

评论

暂无评论内容!
发表

登录 后可评论